溶解氧(DO)是水質檢測的核心指標之一,直接影響水體生態和工業安全。邁德施科技為您詳解溶解氧分析儀的三大測量原理(熒光法、電化學法、極譜法),幫助用戶科學選擇儀器并理解數據來源。 溶解氧分析儀的3大測量原理 1. 熒光法(光學法) 原理: 傳感器表面覆蓋熒光物質,藍光照射時激發熒光,氧氣分子會淬滅熒光信號。通過檢測熒光強度/壽命衰減程度計算溶解氧濃度。 優勢: 無需電解液,維護量低 抗水流干擾,適合污水環境 響應速度快(通常<30秒) 2. 電化學法(膜電極法) 原理: 氧氣透過選擇性薄膜進入電極,在陰極發生還原反應(O?+4e?→2O2?),產生電流信號,電流大小與氧濃度成正比。 優勢: 成本較低,適合長期定點監測 技術成熟,數據穩定性高 3. 極譜法(Clark電極法) 原理: 與電化學法類似,但需施加極化電壓,通過測量擴散電流確定氧含量。需定期更換電解液和膜組件。 適用場景: 實驗室高精度檢測或特殊水質(如高鹽度水體) 影響測量精度的關鍵因素 溫度補償:溶解氧飽和度隨溫度變化,需內置溫度傳感器自動校正 鹽度校準:海水或高鹽廢水需輸入鹽度系數 流速要求:電化學法需保持一定流速(建議>0.3m/s) 常見問題解答 Q1:熒光法和電化學法哪個更耐用? 熒光法傳感器壽命通常2-5年,電化學法陰極需1-2年更換,但具體取決于使用頻率和水質。 Q2:測量時出現數據波動怎么辦? 檢查膜頭是否污染(電化學法) 確認傳感器是否充分接觸水體(避免氣泡附著) 排除周邊強電磁干擾 Q3:如何驗證儀器準確性? 可采用碘量法(GB11913-89標準)進行實驗室對比,或使用標準飽和溶氧液校準。 選擇溶解氧分析儀時,需根據水質特點(如濁度、COD值)、預算及維護能力綜合考量。邁德施科技提供多原理溶解氧檢測方案,如需獲取技術參數或應用案例,歡迎訪問官網或聯系工程師。
本文連接: http://www.arielporn.com/newss-3290.html
|